苦荬菜又名叫大鵝菜,苦荬菜屬高蛋白禾科植物,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,利用率高達100%,是奶牛、豬、兔、家禽和魚類等動物喜食的最優質保健青飼料。用苦荬菜飼喂家畜家禽不僅可防病治病,而且還可降低飼養成本,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,應大力推廣應用。


1. 選地和輪作:苦荬菜不宜連作,應選豆類、麥類和豆科牧草茬地種植。它耐雜草,是多種作物的良好前作。苦荬菜茬種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、薯類等,都可獲得高產。
2. 整地施肥:在冬閑季節深耕細耙,翻耕深度約30-35cm,并畝施有機廄肥2000~3000kg,隨耕地翻入土內做基肥。苦荬菜的種子比較輕且小,所以在開春播種前要整細耙平土地,墑情要好,并揀除雜物及石塊,防止播種后因土塊大而影響春播出苗。


3. 選種播種:苦荬菜的品種較多,選種要以粒大飽滿紫黑色和黑色的大葉晚熟品種為好。播種通常春、夏、秋皆可,但選擇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早春或雨季最為適宜。長江中下游地區,2月底3月初即可播種,并且可按飼喂計劃要求每月播種一次,以保證能不斷刈割利用,使青飼料一直供應到10月下旬。北方則以4月中旬~5月中旬為宜,也可夏秋播種;南方全年均可播種;一般畝播量為0.6kg左右。。刈割的有條播與撒播兩種方式,采用條播方式便于管理,其行距20-25 cm,播種深度約1-2cm,播后用細土覆蓋;也可撒播,但播種量要適當增大。剝葉采收的以育苗移栽為好,行距25-30 cm,株距10-15 cm。


4. 除草追肥:苦荬菜前期因氣溫偏低,幼苗生長緩慢。當苗高3 cm左右時,選晴好天氣,條播的中耕除草,散播的可拔除雜草。中耕除草后結合澆水追施一次水糞肥或氮肥,促進幼苗生長。


5. 蟲害防治:苦荬菜生長期的主要蟲害是蚜蟲,在梅雨季節與秋季最易發生,取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施,或敵殺死、速滅殺丁等殺蟲效果均好。要注意的是噴藥30d內,不能刈割飼喂動物。
6. 刈割利用:苦荬菜早春播種的,一般在5月間當長到40cm左右時即可刈割利用。刈割宜在晴天的早晨或上午進行,雨天或傍晚時不宜刈割,以免因傷口愈合慢、乳汁流失多而影響再生長。刈割時要留茬高3-4cm,以利再萌發生長。以后每隔20-25d,苗高35-45cm時可再次刈割,全年可刈割5-8次。采取剝葉的,當植株葉片達15-20片時即可陸續剝葉,但每次不能剝得太多,且剝后每株要留葉10片左右,利于生長,過10d左右又可剝葉,直到抽苔開花為止。
7. 澆水施肥:為提高產量,每次刈割后的2-3d要及時追施一次肥料,隨澆水松土時畝施發酵過的糞肥500-700kg或尿素10kg,促使再生。夏秋干旱時,最好在刈割前的2-3d澆一次水,刈割后及時追肥,不僅能提高產量,而且能延長利用期。剝葉的,一般每月要追施一次肥料。
8. 采種管理:要選擇一塊植株稀疏而均勻的地方作為留種區,春播的刈割1~2次后停止刈割,并施加磷鉀肥,任其自然生長,抽苔開花結籽。苦荬菜開花期長,種子成熟期先后不一致,早熟的種子易脫落,最好分批采收,或待大部分果實的頂部苞片變黃,露出白絮狀冠毛時,立即割下,曬干脫粒,妥善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