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櫚樹屬常綠喬木,樹高2.5~10米左右,主產自華南沿海至秦嶺、長江流域以南,現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。詳情請致電江蘇中穎園林相關工作人員咨詢。

棕櫚樹桿常有殘存的老葉柄及其黑褐色葉鞘。葉形如扇,徑50~80厘米,裂片條形,多數,堅硬,先端2淺裂;葉柄長0.5~1米,兩側具細鋸齒。花淡黃色。樹桿圓柱形,聳直不分枝,周圍包以棕皮,樹冠傘形;葉形如蒲扇,簇生于莖端,向四周開展,有狹長皺褶,至中部掌裂,葉柄長。肉穗花序腋生,長40~60厘米,果腎狀球形,徑5~10毫米,藍黑色,熟時黑褐色,略被白粉。10~11月果熟

主要作用 :
棕櫚樹是一特用經濟樹種。其主要產品棕皮能制作徐繩、棕墊、地毯等, 嫩葉可編織帽、扇、籃、包, 木材可以做橋樁、豬牛欄柱和水槽等, 種子粉碎后可以喂養家畜, 花果與陳舊棕絲燒制的“陳棕碳” 可入藥。棕樹樹姿優美, 四季常春, 又是較好的園林樹種。棕樹一次種植, 幾十年受益。故農諺說“ 家有萬棵棕, 世代不受窮” 。


概括為以下幾點 1、棕櫚樹栽于庭院、路邊及花壇之中,樹勢挺拔,葉色蔥蘢,適于四季觀賞。 2、木材可以制器具。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江蘇棕櫚基地有100萬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征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。 3、雙子葉植物棕櫚棵,葉鞘為扇子型,可做扇子。 4、棕皮在浙江做成棕衣,是古代的雨衣。 5、棕櫚花主治:血崩;帶下;腸風;瀉痢;瘰疬。 6、棕櫚皮主治:吐血;衄血;便血;血淋;尿血;血崩;外傷出血。 7、棕櫚根主治:吐血;便血;崩漏;帶下;痢疾;淋濁;水腫;關節疼痛;瘰疬;流注;跌打腫痛。 8、棕櫚子主治:腸同;崩漏;帶下;瀉痢;遺精 。